中新網銀川10月19日電 (李佩珊)銀川海關10月19日發布消息稱,首批500公斤寧夏靈武長棗經海關檢疫合格,于當日起運發往泰國,標志著寧夏又一特色農產品獲得進軍國際市場的“入場券”。截至目前,寧夏共有枸杞、葡萄酒、蜂蜜、長棗、脫水蔬菜等十余種農特產品進入歐美、亞洲等多個國際市場。
靈武長棗是寧夏銀川靈武市特有品種,也是寧夏特色優勢產業之一。栽培始于唐朝,品種優良,果個大,VC含量高達642mg/百克,是獼猴桃的2.3倍。目前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,涉及棗農8000多戶3萬余人,主要銷往北京、重慶、山東、河南、河北等地。2014年,靈武長棗種植系統被中國農業部(現中國農業農村部)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,2016年靈武長棗成為“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”。
據銀川海關所屬興慶海關稽查科副科長朱錦廷介紹,為確保首批靈武長棗順利出口,該關快速辦理出口資質備案手續,采取“文件審核+實地考察”方式對新申請注冊登記的果園和加工廠“隨報隨審”,督促企業及時完成不符合項整改,高效率完成出口備案資質審核。與此同時,通過分析比對歷年檢測數據,海關工作人員對靈武長棗產區近年來有害生物監測情況進行排查,指導企業加強加工包裝過程有害生物防控,嚴格落實檢疫要求。在出口檢疫時,還采取了預約方式優先安排查檢,提前審核包裝標識信息,現場按雙邊議定書要求抽取樣品進行剖果檢查,在完成查驗的*時間進行系統驗放,提高了通關效率。
寧夏發展農業條件可謂得天獨厚,有不少歷史悠久、享有盛名的“原字號”“*”“寧字號”農產品,是中國的“枸杞之鄉”“灘羊之鄉”“甘草之鄉”“硒砂瓜之鄉”“馬鈴薯之鄉”,也是釀酒葡萄在中國種植面積*大的地區。目前,寧夏擁有中寧枸杞、鹽池灘羊、靈武長棗、西吉馬鈴薯、鹽池黃花菜、香山硒砂瓜等6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,寧夏大米、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等13個區域公用品牌,全區現代特色農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了87.4%。隨著琳瑯滿目、亮點紛呈的特色農產品紛紛走向市場,“特色”已成為寧夏打造質量優勢農產品的一張好牌。(完)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